|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9-7 20:24:13
|
只看该作者
五、财务重要参数配置
OE的财务模块比较复杂,要配置的参数比较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重要参数:
1)会计分期(Periods):这个配置比较简单,中国的话,按自然年,每个月一个分期,十二个分期。
2)归类账(Journal):前面介绍过了,系统至少要配置销售归类帐、采购归类账、现金归类账。
3)会计科目(Account):根据财务部的规定,一级科目大概有七、八十个,再加上公司自己的二级、三级等科目,设置到系统中。
4)税种(Taxes):当你设置好了Taxes,OE会用设置好的税种计算方法,自动在采购、销售等业务生成的会计分录中增加“增值税”等税务记账条目。
5) 应税设定(Fiscal Position):通常,在产品信息中设定销售、采购该产品应缴纳的税种。之后,在销售订单、采购订单中,系统会自动采用产品上设定的税种计税。但是, 有时候,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其计税方式不同。例如,某产品内销时要计消费税,但外销时不计消费税。那么,对于外销客户,应该采用不同于产品上设 定的计税方法计税。Fiscal Position就是处理这种情况的。
6)付款条件(Payment Term):当你设置好了付款条件,OE会按销售订单上选择的付款条件,及时提醒财务人员注意收款/付款。在付款条件中,可以设置什么时间、收/付多少,或收/付百分之多少。
此外,在业务伙伴和产品上还要设置几个和财务科目相关的属性,这些属性告诉系统如何自动生成相关会计科目。
业务伙伴相关属性设置:
Account Receivable:和客户发生的销售业务记账凭证中,应收账款对应的会计科目,通常是“1014 应收账款”。销售业务中,系统会根据这里的设置自动生成会计分录。
Account Payable:和业务伙伴发生的采购业务记账凭证中,应付账款对应的会计科目,通常是“2011 应付账款”。
Fiscal Position:应税设定。当指定客户的应税设定后,系统会根据应税设定中指定的替换规则将产品中设定的税种换成别的税种计算税额。应税设定在财务模块中设置。
Payment Term:付款条件,如30日内付全款,或者10日内付30%,20日内再付30%,余款2月内付清。当设置好付款方式后,如该客户未按时付款,系统会自动报警。付款条件在财务模块中设置。
Total Receivable:该业务伙伴的应收账款总额,这个是系统自动显示,不可修改。
Total Payable:该业务伙伴的应付账款的总额,这个是系统自动显示,不可修改。
产品相关属性设置:
Income Account: 产品收入科目,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的贷方,通常是“6001 主营业务收入”。借方是应收账款。
Expense Account: 产品成本科目,产品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借方。对于商业流通企业,通常是“1042 在途物资”。贷方是应付账款。
Stock Output Account: 产品出库科目,产品出库时会计分录的借方,贷方是库存管理中库位设置时指定的科目。对于商业流通企业,通常是“6015 主营业务成本”,贷方通常是“1036 库存商品”。
Stock Input Account: 产品入库科目,产品入库时会计分录的贷方,借方是库存管理中库位设置时指定的科目。对于商业流通企业,通常是“1042 在途物资”,借方通常是“1036 库存商品”。
Sale Taxes: 产品销售时的税种。销售订单默认采用此处的税种计算税额。税种在财务模块中设置。
Purchase Taxes: 产品采购时的税种。采购订单默认采用此处的税种计算税额。税种在财务模块中设置。
六、分析会计(Analytic Account)
分 析会计(Analytic Account),有时候也叫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成本会计(Cost Account)。要理解分析会计,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分析会计。例如,在财务会计上,和成本相关的一级科目主要有: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如果要按部门 计算销售成本,或者按产品类型计算生产成本。在财务会计上,这个要求的实现相当麻烦,这意味着在各个成本相关科目上都要增加很多以部门名、产品名为名称的 二级、三级会计科目,科目增多了,意味着计算量也急剧增加。此类问题,需要用分析会计的方法解决。
分析会计解决问题的原理是,对于每一笔收入或支 出的账务记录,都增加一个分析会计科目,表示收入或成本分配于该科目。分析会计科目可以是部门名(如按部门核算制造成本的情形)、产品名(如按产品分配成 本或收入的情形)、客户名、项目名,等等。例如,在每张采购订单上记录以产品名称为名的分析科目,这样,系统就能自动记录,该笔采购成本应算到哪个产品。 在每张制造订单上也记录分析科目(产品名),系统会自动将该张制造单的成本分配到该产品。
OpenERP分析会计实现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是,例如前述的销售订单,如果单子上记录有以产品名为名的分析科目,则采购订单对应的凭据(Invoice)确认时候,系统同时自动生成财务会计分录和分析会计分录,如下例:
财务会计分录 金额 | 分析会计 金额
借:原材料 1000 | 产品A -1000
贷:应付账款 1000 | - -
在 系统数据库中的动作是,系统在 account_move_line 数据表中增加两条记录,分别是财务会计分录的借方和贷方。同时在analytic_account_move_line 数据表中增加一条记录,是分析会计的“产品A -1000”,表示产品A上分配1000元费用,该记录和“借:原材料 1000”互相关联。贷方“贷:应付账款 1000”没有对应的分析会计记录。注意,分析会计分录不分借方、贷方,只记金额,如果是收入,金额记"+",费用则记"-"。
如果每一笔采购 订单都记录了对应产品,那么,如果要统计产品A的原材料成本,只要统计analytic_account_move_line 数据表中,分析科目为“产品A”,关联财务科目为“原材料”,且金额为负数的所有记录之金额和,即得一段时期产品A应分配的原材料成本。如果在制造单上也 记录了以产品名为名的分析科目,则统计分析科目为“产品A”,关联财务科目为“制造费用”,且金额为负数的所有记录之金额和,即得一段时期产品A应分配的 制造成本。
再看看人力成本的分析。对于服务型企业,如软件开发公司、咨询企业、法律事务所等等,通常他们是以“案子”(Case or Project)进行收费。为了计量案子是否盈利,需要知道每个案子的成本。服务企业,案子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人力成本的计量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员工 级别,一个是工作时间。员工级别可以用员工工资计量,如资深员工综合月工资是4万,每月工作时间150小时,则每小时成本是266元。
要求每个员 工每天必须填写“工作时间表(Time Sheet)”,时间表上逐项记录该员工一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如“案子A 工作时间3小时;案子B 工作时间2小时”。这里案子A、案子B就是实现设置好的以案子名为名的分析会计科目,员工填写Time Sheet时候,从系统选择案子科目。如此,当Time Sheet确认时候,系统自动计算员工在每个案子上的成本(小时成本 * 小时数),并生成分析会计分录,关联到相应财务会计分录(管理费用 or 营业成本 等等)。
注:Time Sheet功能由HR模块提供。OpenERP中员工的小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每个员工关联一个“产品”,不同级别员工的服务(如咨询),相当于出售不同 价格的产品。为了有效使用Time Sheet,要预先设置好各级别员工对应的产品,以及以案子名为名的分析会计科目。分析会计科目可以分级,如,一级科目是部门名,部门名下再以案子名设置 二级科目。
回复
引用
订阅
154
Odoo 开发与实施交流 / Re: OpenERP库存管理的若干概念讲解(新增库存价值)
« 于: 六月 06, 2011, 02:44:21 下午 »
谢谢鱼(dquo)的专业意见,按鱼的写法,更符合专业财务要求。为了让系统自动生成鱼给出的分录,系统的参数设置要改成:
产品“自行车”的Stock Input Account=“物资采购”,Stock Output Account=“待发商品”
A库位的Stock Input Account=“库存商品 - A库”,Stock Output Account=“库存商品 - A库”
盘点库位的Stock Input Account=“待处理财产损益”,Stock Output Account=“待处理财产损益”。
另外,不建议采用中小企业的写法,如:
注:中小企业的话直接就是
借:库存商品 - A库 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340
贷:应付帐款 2340
|
|